第444章 定海-《公公,这些武功你真会啊?》
第(2/3)页
白永旭沉吟良久,终于重重一拍桌子:“就这么定了!”
“技术部门,立刻成立专项小组,全力攻关仿生载体项目,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可行方案!”
“情报部门,协同审讯,深挖韩东和林晚星,同时调动所有资源,加强对太平洋目标海域的监控,分析任何细微异常!”
“作战部门,开始拟定多个预设战场方案,包括海上拦截、岛屿伏击、港口控制等多种预案!”
一条条命令如同流水般发出,整个基地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姜年并未离开基地。
他深知,自己作为组织的重点目标和基因的自然携带者,任何不必要的暴露都可能打草惊蛇。
他留在基地核心区域,一方面继续巩固自身修为,消化格陵兰之行的收获;另一方面,他也深度参与了行动的策划。
他的实战经验,尤其是与组织精锐和改造士兵交手的经历,为预设战场的选择和战术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巨大的无菌实验室中心,一个与零外形几乎一模一比一的仿生载体正静静地躺在维护平台上。
数十名工程师和生物学家围着它忙碌着,各种精密的探头连接在载体表面,屏幕上滚动着海量的数据。
“姜顾问。”
周工程师看到姜年,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神色。
“进展比预想的要快。我们成功复刻了零表皮的生物电特性,其静息电位和受到微刺激后的响应模式,相似度已经达到92%。”
他指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波形图:“看,这是零在平静状态下的标准生物电谱,这是我们载体的模拟信号。几乎无法分辨。”
“红外特征模拟也取得了突破。”
另一位工程师补充道,“我们采用了最新的可变相变材料,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和情绪模拟指令,动态调节体表温度分布,模拟零在不同状态下的热辐射特征。”
姜年仔细观察着那个仿生载体,它的皮肤质感、五官细节,甚至眼神中那种特有的纯净感,都做到了极高的还原度。
若非知道内情,他几乎以为零就躺在这里。
“最关键的部分呢?”
姜年问道,“那种能被组织探测到的活性波动?”
周工程师脸上的兴奋稍稍收敛,露出一丝凝重。
“这部分难度最大。韩东和林晚星的审讯提供了一些方向,但都过于模糊。韩东提到一种生命场谐振幅,林晚星则说似乎是某种基底频率共鸣。”
他调出另一组复杂的数据模型:“我们正在尝试。通过内置的多频段生物电激发器和特定的纳米谐振材料,我们可以让载体周期性释放出一种复合的、极其微弱的生物信号。”
“这种信号的频率组合非常特殊,理论上应该能引起组织探测设备的注意。”
“但能否完美模拟零的那种波动,还需要验证。”
周工程师叹了口气,“我们缺少一个关键的参照系,我们无法主动让零进入那种状态来测量具体参数。”
姜年沉默片刻,道:“尽力而为。即使不能完全模拟,只要能让组织产生误判,认为零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或者位置出现了移动,我们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明白!”
周工程师重重点头。
离开技术部门,姜年又来到了情报分析中心。
巨大的电子墙上,马里亚纳海沟区域的卫星图、水文数据、历史声学记录被分门别类地展示出来。
分析人员们正在利用超级计算机,运行着复杂的算法,试图从海量的噪音中筛选出可能属于人工造物的异常信号。
“有发现吗?”
姜年走到负责此处的分析主管身边。
“有一些有趣的杂音。”
主管指着几个被标记出来的点,“在这几个坐标附近,我们监测到间歇性的、非自然的地震波信号,强度很弱,但源深度很大,排除了常规的地质活动。”
“另外,这片区域的深海环境背景噪音,在某些特定频段,存在难以解释的规律性扰动。”
“我们正在尝试建立模型,分析其是否与大型水下设施的运行有关。”
主管切换画面,展示出一张动态洋流图。
“还有这个,根据洋流模型反推,这片海域底层海水的温度和化学物质分布,存在一些微小的、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空洞,像是被什么东西持续地、小范围地扰动或过滤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