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十八州藩镇,西岐! 神兵坛。 大玄立朝九百余年,十方天柱,曾雄踞八百载,从无更迭,乃是屹立于武夫至高殿堂的超然圣地。 直到百余年前。 十方天柱之一的‘刀道祖庭’分崩离析,彻底崩塌。 而后,便被同为十八州藩镇之一的‘西岐’神兵坛,取而代之。 但十方天柱,都是由大玄立朝,武夫一途初代十祖所辟,祖上都曾有人仙底蕴,神兵坛作为后起之秀,自然相形见绌,底蕴浅薄。 崛起百余年,也处于天柱末席,就算开朝敕封,裂土封疆的九姓国公,巨室门庭,有些家中渊源流长的,也比之不过。 然就算如此,也是一等一的庞然大物。 于西岐一州,更是地位崇高,乃是天下人趋之若鹜,也想要位列其中的‘天柱高门’。 这一日。 神兵坛,陷空山。 此地位于北境,有腊雪顽冰终年不化,四处崎岖峻岭,削壁悬崖,乃白山黑水苦寒之地。 然而,神兵坛一处宗门宝地,便设立于此,甚至叫门中一位‘巨擘’高人,于此作为山主,严防死守,可见地位之重。 相传。 这陷空山一百多年前,还不叫这个名字。 只不过随着刀道祖庭那座终年不化的‘千仞绝巅’,被拦腰截断. 从此一截山头坠下,落于一隅,砸入山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此‘陷空山’秘地。 而神兵坛以‘神兵’为名,当年之所以能够跻身‘十柱’之一,除却门中底蕴超然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便是整个神兵坛大匠、神匠,多为大玄输送‘武道宝兵’,乃是天下半数兵匠朝拜之圣地。 待到得了大玄支持,再加上自古以来,便有人间绝巅,武夫十柱之名。 如今十柱空悬,好似群龙无首,有积年真宗蠢蠢欲动,大玄便牵了个头,将其候补,增添了上去。 直至如今。 ‘陷空山’虽处终年寒冬腊雪之地,但却一反常态,气候炎热,如若三伏。 若是登高眺望,便可清晰得见,这座山头倒插入山涧,用了足足百年,方才形成的神兵坛一方山门,某种意义上讲,就宛若一座天然的‘锻兵炉’。 随着地火一起,兵器硝烟弥漫终年不散,再大的风雪,也浸染不进半分颜色。 除却炎热之外。 偌大山门,漫山遍野,最多的便是捧着各种矿物、奇石,‘吭哧吭哧’行走的杂役。 这些杂役林林总总,足有数万之众,每个人身上都有气血蒸腾,筋骨傍身。 每约莫三五百人,便会有一身着‘神兵坛’服饰的门徒领着,行于陷空山山路,不管处于何地,目的地都只有一处———— 那就是陷空深处,一座兵器潭! 那兵器潭位于陷空山地火正中,周遭潭水都是热熔腾沸的刀兵之水,在潭水畔边上,林林总总,插着密密麻麻的刀兵之器。 其中最次的 都是百炼宝兵! 而越是靠近潭水正中,插入那些滚烫沸腾的刀兵潭水内的武器,‘品阶’便越高。 基本都是在外界珍惜无比,千金难买的大家宝兵! 这些兵器经了这些滚烫沸水的洗礼,就仿佛得了一层无形‘淬炼’,染上形蕴,甚至在锻造定品之后,还能多添几分威能。 天下武夫都说,神兵坛锻造的宝兵、宝甲,一应器械,都比外界大匠所锻要更加锋锐、坚固。 光是看到这一口‘兵器潭’,便知其确实是有手段、有独门底牌的。 而这兵器坛正中。 正有四道粗壮异常的黑金锁链,自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山壁延申,死死锁住潭中一柄直插地心的庞然巨刀。 那刀约莫数十丈,宛若武夫修至封号,肉身托起的‘法相’一般巍峨雄伟。 只是浑身上下,都是锈迹斑斑,尽为铁色,叫人看不清楚材质。 就连刀刃之上所描绘的一副‘山河疆土’之景,都黯淡失色,令人看不真切。 但凡是神兵坛门徒,心中都清楚无比。 这一处‘陷空山’之所以能够作为宝地,收拢数万杂役,终日运送镔铁、奇石抛入潭水,并将一应锻造刀兵,都插入兵器潭中. 皆是因此刀而起! 这柄锈迹斑斑的长刀,乃是与倒折入山涧的‘陷空山头’一并坠入此间的,偶然为神兵坛长老所得。 后来有神匠看破了其中底蕴,知晓其来历颇深。 但任凭使尽手段,也无法激发其中神韵,重焕新颜,不能作为镇派神兵,但偶然之间,却发现了它另外的一处妙用。 那就是. 此刀无意之中,只稍稍泄露一二的‘刀气’威能,竟可化腐朽为神奇,叫凡物更进一步! 虽远不至于脱胎换骨. 但哪怕只是品质提升二三成,再加上神兵坛特有的锻造术,也足以超越整个大玄锻造刀兵之匠! 从此以往,神兵坛长老、山主便以此刀为基,在西岐打造了一方‘陷空山’。 而这一日。 如火如荼的锻造冶炼,依旧照常进行。 无数神兵宝器浸入‘兵器潭’中,经由神兵坛杂役投入神铁、奇石等养分,形成蜕变染上形蕴,再由其拔出运走. 原本一切正常。 直到———— 嗡嗡嗡!! 忽然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