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了,陈国刚刚被晋国修理过,中军佐荀林父刚刚在公元前600年率诸侯联军讨伐过陈国。虽然史书记载荀林父无功而返,其实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陈国根本无力抵抗,应该是很快便投降了的,所以此时表面上是归顺晋国的。 一个是蔡国,国君是蔡文侯,几乎毫无作为,但基本上是追随楚国的。 再就是正开始在春秋舞台上亮相的吴国,以及后来的越国,此时都是楚国的盟国。 好了,基本情况就是这样:此时与楚国结盟的国家主要有蔡国、吴国、越国、秦国。 与晋国结盟的国家主要有宋国、郑国、鲁国、卫国、曹国、燕国、许国、邾国、杞国、纪国等国。 表面上臣服晋国但内心不服的主要是齐国。 对晋国来讲,还需要考虑的一个国际关系便是北狄,尤其是北狄中的赤狄,现在是晋国的重要敌人。 刚刚坐上晋国国君之位的晋景公屁股还未坐热,春秋江湖又出事了!公元前600年,楚国又北上了,根据楚庄王的战略,楚军的进攻方向当然是郑国。 作为中军元帅,郤缺二话不说,率联军便奔赴郑国,并且在郑国的柳棼击败了楚军! 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史料的记录实在太简单了,而且,不同的史料记载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说是郤缺率联军击败了楚军,有的说是荀林父率联军击败了楚军,还有的干脆就说郑军自个儿击败了楚军。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柳棼之役,楚军是败了。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楚军虽然败了,但不象一般的诸侯国一样,既然败了,便消停个一段时间。 但楚国不,楚庄王根本不在乎一个小小的军事失利,史料记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楚军连续进攻郑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