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首先皇后与元祥私通,大王早已知晓。 只是一个是自己的爱子,一边又是合作伙伴的女儿。 亲情重要,江山社稷更加重要!所以大王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从华娱2002开始】 【】 剧中的大王每天逼迫黄后喝各种汤药,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让她不得不做出抉择! 王后知道大王给她下毒,所以她就去逼太子元祥。 可惜太子贪生怕死,他宁愿自残来化解王后的恨意,也不愿意去造反跟自己的父亲作对! 王后知道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元祥身上,于是把儿子元杰叫来。 在他面前上演苦肉计,让元杰觉得母亲被父亲逼迫,身不由己。 元杰孝心一片,不忍母亲受苦,决心起兵造反。 元杰以为自己布置周密,天衣无缝,可是老谋深算的大王早已洞察一切。 所以,最后元杰兵败了。 大王本不想杀元杰,可是元杰愚孝。 他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母亲的生命,也不愿苟活于世。于是他举刀自刎了! 大王的三个儿子,元祥懦弱无能,贪生怕死。 元成父亲不爱,母亲不疼,就像多余的。 元杰英勇善战,聪明睿智,却因为愚孝而送了自己的性命! 三个儿子中,元杰最有希望成为王,可惜因为愚孝断送了他的大好前程。” 程臣讲的很慢,尽可能帮助周董把这些关系理顺。 “你再看这场戏。” 程臣指着周董剧本上用记号笔画的段落,道: “这时候,临近重阳节,因为犯错然后被皇上派去戍守边疆数年的元杰被召回。 元杰并未回宫先在驿站驻扎,而大王却亲临驿站与元杰比试了一番。 虽然元杰在对持中占了优势,在几回合的打斗中也觉得势均力敌。 可是最后却还是败给了大王,其实这给一比试也暗示了结局。 因为元杰的回来,便在菊花台举办家宴。 宴会中,小皇子元成想在大王面前表现,当大王提问的时候他很积极地来回答大王。 ‘九月九日,两就相重,日月并阳故为重阳……’ 然而大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想要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桉。 大王说‘高台是圆的,桌子是方的,天圆地方,取法天地,乃成规矩。 在方圆之中你们各司其位,这就是规矩君臣父子,忠孝礼义,规矩不能乱。’ 其实这是大王给皇后的下马威,大王拿皇后在参加家宴前并没有喝完药而为难皇后。 当大王为难皇后的时候,太子元祥和小皇子元成跪下来求皇后喝下药。 注意这个时候元杰的反应……只有元杰跪下来求大王不要为难皇后。 这也是为什么皇后那么喜欢元祥但是在他打算造反的时候却打算要元杰当王。 ” “过刚易折。” 周董眼前一亮的说道,脑海中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一闪而过。 “可以这么理解,你应该看过《雷雨》吧?” 《雷雨》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原型,接这部电影的时候,周董自然了解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从华娱2002开始】 【】 “你看过《雷雨》应该就知道,元杰的原型就是鲁大海。 鲁大海有思想,有行动,和自己的继父(鲁贵)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就像大海一样粗狂直爽,永不妥协。 他作为工人代表,和生父周朴园(大王的原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显示了他的反抗精神,但同时由于他的斗争经验不足,有着鲁莽等弱点。 这些放在元杰身上呢?就是你刚才所说的过刚易折。 要知道大王从一个都尉混到如今的地位,靠的可不全是一股子拼劲。 他是一位政治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能将三个儿子死死的把握在手中。 尤其是最富反抗精神的元杰,也正如鲁大海的下场,元杰也是只有一股子莽撞劲儿。 这就是你要演的元杰,一个虽然有反抗有斗争,但骨子里的鲁莽让他成为一个令人可惜的悲剧人物。” 程臣最后一锤定音给元杰这个角色定了调子。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