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论民-《逍遥小贵婿》
            
            
            
                
    第(1/3)页
    因为花满庭对梅放夕有过交代,梅放夕没有提花满庭来过蜀州。
    李辰安并不知道这位老人与花满庭也有着极为深厚的交情,但既然这位老人与爷爷是故交,他当然保持了足够的尊敬。
    何况这老人说的这些话虽然直接,却也是在为他而考虑。
    这老人大清早前来,邀请他参加踏春文会应该是顺便的一件事。
    他想要问自己的这些问题,才应该是他前来的主要的事。
    大致是关乎于那些新政的疑惑。
    他的问题大抵和苏亦安差不离。
    钟离悠陪坐在一旁,也颇为好奇这位名满蜀州的老大儒会向李辰安问一些什么问题。
    他更好奇这位钟离府的姑爷会如何去回答这位老大儒的问题。
    茶炉上的水开,李辰安取了一撮茶叶丢了进去。
    梅放夕开口,问道:
    “你若为帝,如何对民?”
    李辰安微微一怔,这不在新政的范围之内,但这恰好就是他推行新政所要解决的最终问题。
    国计民生,国家之一切政策,终究会落在民生之上。
    但在而今这样的一个社会,统治者对于民的认识依旧逃不过那些老旧的观念。
    比如不可使民富,民富则淫,淫则难治!
    也比如君权神授,君秉天之意,尊天道以养万民。
    君之于民,不仅仅有上下高低尊卑之分,还有养育之恩!
    这显然不是李辰安所希望的。
    但《宪法》这个东西本就是为天下之民争取最大的权力,可偏偏没人能够接受。
    所以他再没有去提宪法,因为民智未开,这步子跨得太大,真的会扯着蛋。
    他只能默默的去做。
    他之所想,是在民富之后,是在天下百姓受教育程度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就是整个社会的文明向前大步迈进之后,再由百姓们自发升起的对于权力的渴望。
    这是自下而上的倒逼律法的完善。
    这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此刻梅放夕问出了这么个问题……
    “观历史千年,”
    李辰安熄灭了炉火,斟了三杯茶,递了两杯过去,徐徐又道:
    “历朝历代之官员或者皇帝,对于民,无外乎用的以下这些法子。”
    “其一,愚民。”
    “在教育上设置诸多门槛,让天下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无法读书。”
    第(1/3)页